在萬噸水壓機的制造中,金屬切削是重要的一關(guān),它的每一個零件都要經(jīng)過精密的金屬切削,達到很高的精度才能進行安裝。但零部件加工尺寸過大,如三座橫梁各有一個10米長,8米寬的平面要加工;當時國內(nèi)又沒有10米以上的刨床,即使找到了也未必能拖動300噸重的工件。青年技工袁章根在技術(shù)人員和工人的配合下,突破常規(guī),將五臺移動銑床直接搬上橫梁,用53個刀盤同時銑削,不但加快了進度,而且各個刀盤間的接縫處理得非常好,平直度誤差只有1/15000,比設計要求的1/10000還小很多。3座橫梁上各有4個大立柱孔,要求同一直線上誤差不超過0.7毫米,廠里沒有大型精密鏜床,袁章根和工人們經(jīng)過研究,采用4根簡易鏜排同時加工。金屬切削關(guān)的攻克,為萬噸水壓機精確安裝奠定了基礎(chǔ)。當時《人民日報》頭版曾對此進行報道,稱之為“螞蟻啃骨頭”。
在萬噸水壓機研制中,類似的難題不少,但都應用中式靈活思維方式一一化解。1962年6月22日,上海江南造船廠經(jīng)過四年努力制造的1.2萬噸水壓機,在上海重型機器廠試車成功,并投入試生產(chǎn),能夠鍛造幾十噸重的高級合金鋼錠和300噸重的普通鋼錠,這臺萬噸水壓機自建成后一直運行良好,并一直使用到今天。它是當時我國機械工業(yè)中最大的一臺鍛壓設備。當時世界上連我國在內(nèi),只有五個國家能制造這種機械。它的成功,標志著我國重型機械的制造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。 |